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
丈母娘看女婿/媽咪女婿在廚房合作
丈母娘看女婿/媽咪女婿在廚房合作
【聯合報╱冰清(高雄市)】
2014.02.25 02:43 am
圖/右耳女兒結婚後,為了區分親家母和我的稱謂,跟女婿商量後,決定叫她婆婆為「媽媽」,叫我「媽咪」,這聲媽咪我早已聽習慣,但出自男孩之口還真窩心。女婿這半子還真不錯,他和女兒結婚後,兩人住在附近,因為下班較晩,便順理成章來家裡吃晚飯。
我是個退休在家的媽咪,做菜是興趣,更因為老公不想外食,而且承諾餐後洗碗,所以長久以來,咱家炊煙未曾斷,我也曾驕傲的認為大廚不做洗碗的雜事,「廚藝」也是一種藝術。
平日中午只有老公和我,通常簡單地把前晚的剩菜加工一下就成了,因此一天只做晚餐,對我而言是小事一樁。我每天先擬一份菜單,材料備妥,然後在看報、練習書法、打掃家裡、吊嗓子唱歌的空檔,陸續把食材清洗好,作料切妥,五穀米泡好。
當女婿的工作結束,回來得比較早時,他都會說:「媽咪有什麼要幫忙的?」這時我們會按照菜單馬上分工。三個爐火,兩套鍋具,各做各的,待第二聲嬌氣的:「媽咪!我回來了。」桌上已熱氣蒸騰,可以開飯了。於是父女倆擺上碗筷,倒上小酒,四個人邊吃邊聊,撒嬌女不忘讚美她老公,而岳父也豎起拇指對女婿說:「你做菜有慧根呢!」這時「二廚」倒是不好意思起來。
咱家的餐桌上不僅可以填飽肚子而已,用心烹煮的佳肴,更讓奔波忙碌的心得到鬆弛和滿足。我們天南地北地發抒一天的所見所聞,老公也不忘長輩的職責,在工作方面給兩個晚輩多所提點和叮嚀。
這個半子還真是個奇葩,他做菜頗有創意,舉凡他吃過,覺得美味的食物,都有自己試做的衝動,我也會買好材料讓他實驗,因此桌上的菜色愈來愈豐富,他甚至還把他母親的拿手菜也一一展現。這樣的「寶」,打著燈籠到哪裡去找呀?
【2014/02/24 聯合報】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